硅烷偶聯劑在新材料中的應用
有機硅烷偶聯劑是一類重要的化工材料,在材料科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。有機硅烷偶聯劑分子的一端是典型的活性有機基團,如雙鍵,環氧基,氨基等;另一端是可以水解的烷氧基,如甲氧基,乙氧基,能通過水解,縮合反應與無機材料形成-Si-0-橋鍵。所以,偶聯劑可以改善復合材料(如玻璃纖維、聚合物復合材料)中組份間的界面結合,提高材料的力學能。雖然,自偶聯劑問世以來的40余年里,其用量和使用范圍不斷, 品種也在增加,但目前的應用仍主要限于纖維增強或顆粒填充的聚合物基復合材料,用以改善界面結合。這類復合材料多用作結構件。由于傳統復合材料中界面所占比例有限,所以,偶聯劑的用量不大,僅占材料總體積的1-2%。有關這方面的應用技術比較成熟。近年來,溶膠-凝膠法在新材料研究中的應用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,尤其用該法制備分子水平上混合的有機-無機雜化材料及納米相復合材料更使人耳目一新。與傳統的復合材料比較,此類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,常被用作功能材料。有機硅烷偶聯劑以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和性能,在此類材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,使用量也大為增加。本人介紹三種最常用有機硅烷偶聯劑在溶膠-凝膠法制備有機-無機雜化材料中的應用情況,并討論相應雜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和性能。
1、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(MPTMS)
有機-無機雜化材料的應用之一是可以摻入有機染料,作為固態激光器的工作物質。以摻入羅丹明6G(濃度50*10-4mol/dm3)的材料為例,原料中偶聯劑占相當大的比例(見表1)。原料中的乙烯基單體MMA既可自聚,也可以與MPTMS共聚,構成材料中的有機部分,TEOS和偶聯劑分子中可水解的甲氧基,過過溶膠-凝膠過程形成材料的無機部分Si02,MTPMS分子中穩定的Si-C鍵把有機與無機兩部分連接起來。另以偶聯劑GPTMS帶有環氧基團,水解形成的二醇結構利于有機染料的溶膠和分散。

單就用MPTMS制備有機-無機雜化材料的方法來說,也不盡相同。方法之一是先使MPTMS與TEOS或其它金屬醇鹽進行預水解,然后加入溶于適當溶劑的聚合物如PMMA,就可以形成有機聚合物改性的無機氧化物材料。在制備PMMA改性的Al2O3-SiO2時,PMMA含量高于20%時,才不會發生宏觀相分離,形成透明材料。另一方法是先使MPTMS與烯類有機單體共聚合,形成帶有可水解烷氧基的有機聚合物,該聚合物與TEOS一起經水解,縮合生成雜化材料,如:

水解過程可用無機酸催化,也可以用光化學方法催化。這里應適當控制聚合物中MPEMS含量和聚合物的分子量,如在制備PS與SiO2的雜化材料時,共聚物中MPEMS單體單元少于22%(mol)時,溶膠-凝膠過程中發生相分離,所得材料不透明。
偶聯劑的獨特作用在雜化材料的另一制備方法中表現得尤為突出。該法用MMA浸漬納米孔二氧化硅凝膠,并使之原位聚合,得到透明的PMMA-SiO2雜化材料,可以想見,PMMA與SiO2之間無化學鍵合。若在浸漬MMA之前先用偶聯劑MPTMS處理多孔硅膠,就可以在孔壁上形成偶聯劑的單分子層,偶聯劑分子上的活性基因(>C==C<)能與MMA聚合,其結果是使雜化材料的模量比未處理時提高43%。處理方法與對玻璃纖維表面處理類似,原理也相同,差別在于多孔硅膠的比表面積相當大。理論計算表明,雜化材料中MPTMS分子的體積含量可達20.8%。
2 . 3-縮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(GPTMS)
GPTMS的活性有機基團是環氧基。它與硅酸酯以及其它金屬醇鹽共同進行的水解、縮合過程可表示為:

得到的雜化材料用作塑料的表面涂層,可以提高表面硬度和改善抗擦傷性。如用50%~70%(mol)的GPTMS,10%~30%(mol)的TEOS以及10%~20%(mol)的金屬(如TI,Zr,Al)醇鹽,可以得到穩定的涂層溶液,進而制備出性能良好的透明涂層。含鋁涂層具有較高的硬度和抗擦傷性。我們在PMMA表面制備了有機改性的SiO2涂層和TiO2-SiO2涂層,使表面硬度明顯提高,并有增透作用,其中前者增透效果顯著,后者硬度提高。
近來還有報道,將GPTMS用于制備色譜柱,取得了滿意的結果。
3、7-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(APTES)
半導體(如CdS)量子點材料在非線性光學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好。由溶膠-凝膠法的道德有機-無機雜化材料可作為其基體,如前述。APTES除了構成材料的一部分外,還被用來控制量子點的尺寸和粒徑分布,以獲得特定的性能。
在制備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(PDMS)薄膜時,可用APTES控制孔徑,調節透過率。在光學塑料CR-39上制備上節所述的耐磨涂層時,涂層與基底的結合欠佳,若用APTES預先處理CR-39表面,可以使涂層與基底結合牢固。
|